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装等一些日常每天使用的物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服装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在众多的细菌传播途径中,纺织品是主要的载体之一,服装的特点就是疏松,容易吸附各种杂质,成为繁殖、寄生细菌的载体,从而会影响人类的健康,因而使抗菌织物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检测机构拥有CMA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纺织品抗菌性能检测报告。
抗菌纺织品的定义
抗菌纺织品,是指具有抑制细菌繁殖或杀灭细菌功能的纺织品。其中,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作用叫作抑菌;杀死微生物营养体和繁殖体的作用叫作杀菌。
抗菌纺织品主要从使用具备抗菌功能纤维或采用抗菌功能性整理两种途径获得:
途径一
抗菌功能性纤维一般包括天然纤维、化学纤维两大类。前者指由于自身特殊的结构或者含有的物质对细菌有抑制作用的天然纤维,后者指壳聚糖纤维、甲壳素纤维等本质抗菌的化学纤维或者通过物理、化学改性开发的抗菌类改性化学纤维。
途径二
抗菌功能性整理是在纺织面料的后整理过程中添加具有抗菌功能的助剂,以达到抗菌功效。
纺织品抗菌性能AAA等级测试
根据《 GB/T 20944.3-2008 纺织品 抗菌性能的评价 第3部分:振荡法 》描述,AAA是指:水洗50次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大于70%,大肠杆菌抑菌率大于70%,白色念珠菌抑菌率大于60%。
FZ/T 73023-2006《抗菌针织品》是参照日本标准JIS L1902—2002、美国标准AATCC 100—2004、ASTM E 2149-01,在采用国外先进标准关键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试验验证,制定出的比较全面综合的抗菌性能评价标准。该标准对抗菌织物的耐水洗次数也有明确的规定——根据3个抗菌等级A、AA、AAA 级分别要求洗涤10次、20次、50次。水洗次数直接关系到抗菌纺织品的使用寿命,有些溶出型抗菌纺织品,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加,抗菌效果大大降低。水洗次数越多,对抗菌纺织品所用抗菌技术的要求越高。
纺织品抗菌性能检测标准
ISO 20743—2007 《抗菌整理纺织品的抗菌性能测定》
JIS L 1902: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试验方法 抗菌效果》
AATCC 147—2011《纺织品抗菌活性的评定方法:平行划线法》
AATCC 100—2004《纺织品抗菌整理的评定》
FZ/T 73023—2006《抗菌针织品》
GB/T 20944—2007《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
GB/T 15979—1995《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附录B 产品抑菌和杀菌性能与稳定性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