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和汞添加在化妆品中能在短时间起到美白皮肤的效果,但如果添加的铅和汞超标会给皮肤带来很大的伤害。铅和汞甚至会进入人体,不仅难以排出,还会给人体器官造巨大的危害。砷及其化合物被认为是致癌物质,长期使用含砷高的化妆品可引起皮炎、色素沉积等皮肤病,最终导致皮肤癌。 因此国家对这方面有着严格的控制,并且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中对铅和汞都有明确的限量规定。
中科检测可开展化妆品砷、铅、汞检测,出具的化妆品砷、铅、汞检测报告具有CMA资质。
化妆品中的汞
汞和汞的化合物为化妆品中禁用的物质。但是,鉴于硫柳汞(乙基汞硫代水杨酸钠)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允许用于眼部化妆品和眼部卸妆品,并在标签中注明,不超过0.007%(以Hg计)。
危害:无机汞进入血液后,大部分分布于血浆中,主要蓄积于肾脏,其次是肝脏和脾脏。汞中毒主要是汞离引起,汞离子与蛋白的疏基以及组织蛋白的羧基和氨基反应,形成牢固的络合物—金属蛋白,从而抑制了酶的活性,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
化妆品中的砷
砷和砷化合物为化妆品组分中禁用物质。作为杂质存在,砷在化妆品中的限量为10mg/kg,元素砷不溶于水和强酸,毒性很小,但如果暴露在空气中,则其表面极易被氧化成剧毒的三氧化二砷。
毒性:急性、亚急性毒性作用包括呼吸系统、胃肠道、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及造血系统。三价砷的毒性明显高于五价砷。
化妆品中的铅
铅和铅的化合物为化妆品组分中禁用物质。作为杂质成分,在化妆品中的限量为40mg/kg(以Pb计)。但是含乙酸铅的染色剂除外,在染发制品中含量必须小于1%(以Pb计),包装和标签上必须注明含乙酸铅及注意事项。
毒性:具有蓄积性,当人体摄入过量时会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造成极大危害。长期接触含铅量高的化妆品会引起慢性中毒。
砷的检测方法
砷斑法:经灰化或消解后的试样,在碘化钾、氯化亚锡以及新生态氢的作用下,生成砷化氢。经去除硫化氢干扰后、与溴化汞试纸作用生成黄棕色斑点。与标准砷斑比较定量。
钴、镍、汞、银、铂、铬和钼可干扰砷化氢的发生,但正常情况下化妆品含,不会产生干扰。锑含量在0.1mg 以下无影响。
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经灰化或消解后的试样,在碘化钾和氯化亚锡的作用下,样液中五价砷被还原为三价。三价砷与新生态氢生成砷化氢气体。通过用乙酸铅溶液浸泡的棉花去除硫化氢干扰,然后与溶于三乙醇胺-氯仿中的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作用,生成棕红色的胶态银,比色定量。钴、镍、汞、银、铂、铬和钼可干扰砷化氢的发生,但正常情况下,化妆品中含量不会产生干扰。锑对测定有明显干扰。
铅的检测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样品经预处理,使铅以离子状态存在于试液中,试液中铅离子被原子化后,基态原子吸收来自铅空心阴极灯发出的共振线,其吸收量与样品中铅含量成正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根据测量被吸收后的谱线强度,与标准系列比较,进行定量。
双硫腙萃取分光光度法
样品经预处理后,在弱碱性下样液中的铅与双硫腙作用生成红色整合物,用氯仿提取,比色定量。有大量锡存在下干扰测定。本方法不适用于含有氧化钛及铋化合物的试样。
汞的检测方法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汞蒸气对波长253.7nm 的紫外光具特征吸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吸收值与汞蒸气浓度成正比。样品经消解、还原处理将化合态的汞转化为元素汞,再以载气带入测汞仪,测定吸收值,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检测标准
GB/T 7917.2-1987化妆品卫生化学标准检验方法 砷
GB/T 7917.3-1987化妆品卫生化学标准检验方法 铅
GB/T7917.1-1987化妆品卫生化学标准检验方法 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