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质量鉴定

查看更多 >

饮料质量鉴定 鉴定背景

饮料质量安全对于保护消费者健康、维护公共安全和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不安全的饮料可能存在多种问题,包括微生物污染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这可能导致食源性疾病;化学污染,例如重金属、农药残留和有害化学物质,长期暴露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营养成分不符合标签声明,误导消费者并可能对特定健康状况的人群构成风险;以及添加剂滥用,如过量使用防腐剂、色素和甜味剂,可能对敏感人群产生不良反应。

此外,假冒伪劣饮料不仅侵犯知识产权,还可能因生产条件不卫生或使用劣质原料而带来安全隐患。因此,确保饮料的质量安全需要从原料采购、生产过程、成品检验到市场监管的全链条严格把控,以建立消费者对饮料产品的信任,保障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饮料质量鉴定案件中,中科检测可开展饮料质量鉴定服务。

饮料质量鉴定 鉴定范围

包装饮用水:分为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其他类饮用水(分为饮用天然泉水,饮用天然水,其他饮用水)。
果蔬汁类及其饮料:果蔬汁(如原榨果汁 、复原果汁)、蔬菜汁、果浆/蔬菜浆、复合果蔬汁,浓缩果蔬汁,果蔬汁类饮料。
植物蛋白饮料:豆浆、豆奶、核桃露、椰子汁、杏仁露等等。
碳酸饮料(汽水):果汁型、果味型、可乐型、其他型等。
特殊用途饮料: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能量饮料 、电解质饮料、其他特殊用途饮料。

饮料质量鉴定 鉴定标准

GB/T 30885-2014 植物蛋白饮料 豆奶和豆奶饮料
GB 15266-2009 运动饮料
GB/T 31326-2014 植物饮料
GB/T 29602-2013 固体饮料
GB/T 21733-2008 茶饮料
GB/T 21732-2008 含乳饮料
GB/T 10789-2015 饮料通则
GB/T 30767-2014 咖啡类饮料
GB/T 10792-2008 碳酸饮料(汽水)
GB 710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料

饮料质量鉴定 鉴定案例

质量产品争议情况: 需方与供方签订加工合同,约定需方委托供方加工灌装"饮料",且期间所需的全部生产物料由需方提供。供方交付后,需方的销售商委托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送检的"饮料"存在霉菌超标的质量问题。
对此,需方认为产品存在霉菌超标的质量问题系供方加工环节所致;供方则认为其出货前所做的检测结果并无问题,即使有霉菌也可能是该"饮料"在运输、存储、销售的过程中产生。为了查明涉案"饮料"是否存在质量问题,需方向委托方提出对涉案"饮料"进行鉴定的申请。
受某法院委托,本司受理对涉案"饮料"是否存在霉菌超标的问题进行鉴定。
质量分析结果:
质量分析专家组对涉案"搅拌机"的取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情况进行了讨论和综合质量技术分析,作出以下建议和结论:
部分涉案"饮料"在受检时的霉菌数量,超过GB 710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规定的霉菌总数限值。

饮料质量鉴定 相关资讯

查看更多 >
检测服务
检测标签
检测专题
检测标准
检测文章
免费咨询
可加急,最快5分钟成交,最迟2小时联系
* 咨询内容
您的称呼
* 手机号码
+86
电子邮箱